首页 > 机构动态 > 生态旅游 > 正文
 

果林变公园,湿地在城央

媒体:广州日报  作者:内详
专业号:海珠湿地 2020/8/20 15:53:04

游智慧

海珠湿地与腾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启动“智慧湿地”项目,打造海珠湿地大数据管控平台,优化完善检票系统、水闸系统、车流量分析系统、人流量统计系统等,打造“一部手机游海珠”的全面智慧体验,建设全国领先的智慧湿地。

目前,已合作上线海珠湿地“线上入园预约”项目。

海珠湿地公园。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邱伟荣、苏俊杰 摄

 

据统计,2011年海珠湿地只有70余种鸟类,如今已升至178种,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,广东省级保护鸟类21种。

广州市湿地包括3大湿地类11湿地型,总面积76510公顷(不包括水稻田),占全市国土面积(743440公顷)的10.3%。广州已经建成白云湖、从化流溪温泉、增城荔湖、鹤之洲等多个湿地公园。

河涌纵横、绿树婆娑、百果飘香……广州市海珠湿地三期将于近日正式开园,这个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,兼具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,正向世界展示中国湿地建设成就。

湿地三期属于海珠湿地的保育区,是果基鱼塘的核心腹地。为高效开展果林维护管养工作,响应果园精细化、网格化管理的工作要求,片区负责人卫振航一方面加强对果树修枝除草、杀虫灭菌、施肥整基的日常维护工作,另一方面按科学管护要求,选取200~300棵优势果树实施标准化管理,同时改善果园的土壤环境,增强农业生产功能,提升果园的综合效益。

海珠湿地三期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伟荣 摄

 

“湿地保护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”卫振航此前是新滘村的果农,改造前果树栽种过密、果林间养殖鸡鸭等情况非常普遍,2013年开始生态围蔽后变化很大,曾经脏乱的果林变成了如今亮丽的公园。

日前广州海珠湿地三期已建成开园,通过优化果林结构、种植芦苇及水稻等,合理设置果树研究区、科普拓展区、昆虫观赏区等,打造集农业保护、果林湿地展示、自然科普、湿地保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农业保护示范园区,是开展科研、监测及科普宣教的不二之选。“传承和发展果基农业的生态智慧,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。”卫振航说。

海珠湿地是通过湿地保护修复、改造丢荒果园建起的1100公顷城央湿地公园,是广州市“山、水、城、田、林、海”和“云山珠水”城市整体空间格局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城市中轴线上的绿核。

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伟荣 摄

 

作为广州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,海珠湿地秉持“保护优先、合理利用”以及“原生态、微改造、少干预”的理念,实现城退绿进,打造全民共享的城央湿地样板,着力保护修复这一块中国一线城市中央宝贵的生态资源。

海珠湿地一直秉承“保护优先,合理利用”以及“原生态、微改造、少干预”的理念,积极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,使得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,在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同时,也为大量珍稀鸟类提供重要的觅食停歇地和栖息繁衍地。

湿地工作人员介绍,在原有物种数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,珍稀物种的不断加入,正是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的健康阶段的标志。这恰恰说明了海珠湿地的鸟类生境得到大幅改善,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。

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曾卫康 通讯员 林楚端
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邱伟荣
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琳

阅读 5536
我也说两句
E-File帐号:用户名: 密码: [注册]
评论:(内容不能超过500字。)

*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!
版权声明:
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
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
  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  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
  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
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